电流传感器是如何工作的?

如今,準確測量電流是確保系統效率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基本基石。無論是在電氣工程、工業自動化、可再生能源或許多其他領域,電流量測無處不在。感測和測量電流的工具有很多,在今天的博文中,我們將進一步了解電流感測器。
電流感應器如何工作?
確切的工作原理取決於所使用的電流轉換器類型。然而,最常見的類型是電感式電流互感器,它主要用於轉換交流電。總體而言,其工作原理與傳統變壓器非常相似(圖 1:左側示意圖)。以下步驟將介紹電感式電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(圖 1:右示意圖):
-
- 一種磁性良好的導電材料連接兩個電路,即一次電路和二次電路。這種材料通常是鐵磁陶瓷,也就是所謂的鐵氧體。一次電路和二次電路會螺旋式地繞在鐵氧體上。不過,也有一些設計中,一次電路只包含一條穿過鐵氧體中心的電纜。
- 要測量的交流電流會在原電路中流動,但對於安培表來說電流太高。根據安培理則,此交流電會產生磁場,磁場與交流電一樣,會不斷改變其極性。
- 由於鐵氧體是磁導體,因此提到的磁場會被束縛在鐵氧體中。因此它也存在於二次電路中。根據另一個物理定律 – 感應定律,這個不斷變化的磁場會在二次電路中產生電流。在電流感應器的情況下,此二次電流小於一次電流。
圖 1:傳統變壓器 (左) 和電流感應器 (右) 的示意圖。
如果更仔細地研究基本的物理方程式,就有可能確定轉換比率。
轉換比表示電流轉換器減少了多少電流,與一次和二次電路的繞組數 (N) (N_primary/N_secondary) 相對應。
注意:實現電流轉換器還有更多可能性。例如,眾所皆知的結構是以霍爾探針或 Rogowski 線圈為基礎。
電流轉換器和電流互感器有區別嗎?
雖然「電流變壓器」和「電流變壓器」這兩個名詞經常交替使用,但理論上卻有一些微妙的差異。變壓器的主要功能是將電流改變為不同的電平,視應用而定,可以升級或降級。典型的變壓器結構示意圖如圖 1 左側所示。另一方面,變換器主要用於測量電流。它可以將電流轉換成可以簡單記錄的格式,通常是電壓信號。圖 1 右側顯示了一個變換器的範例。
真實電流傳感器的缺陷
真實的電流傳感器和任何實體裝置一樣,都會有不完美的地方。您應該牢記的兩個最重要的誤差變數是
1. 轉換錯誤:
由於理論理想化過程中固有的各種因素,實際轉換率可能會偏離理想轉換率。這些因素包括一些假設,例如具有無限磁導率的線性磁路以及繞組中可忽略的電阻。此外,材料的不規則也會造成偏差。
轉換誤差通常以測量值的百分比來表示。圖 2 左圖顯示交流信號在不同頻率範圍內的轉換誤差。綠線和藍線代表不同的裝置。
範例:使用 CT 100 以 30 kHz 測量 20 安培交流信號時,轉換誤差為 0.5000%。因此,最終結果將調整為 19.9 安培,以計入此誤差。
2. 角度誤差:
一次電流和二次電流之間的相位也會出現偏差。主要原因是裝置內的電子運行時間。角度誤差 (也稱為角度精確度或相位誤差) 表示此相位的差異,單位為度。圖 2 中的右圖顯示了沿著頻率範圍以度為單位的角度誤差。綠線和藍線表示不同的裝置。
注意:角度誤差在有功功率計算中尤其重要。為了確保精確的結果,相位角誤差的補償是必要的。
圖 2:SIGNALTEC CT 100 和 CT 1000 的轉換誤差 (左) 和角度誤差 (右)。
為什麼我們需要電流傳感器?
在現實世界中,經常需要準確測量元件或電源線纜內的電流。標準的電流表通常有其限制,無法量測超過幾十安培的電流。儘管這對許多應用來說已經足夠,但很容易想像到電流會高得多的情況:
- 電動馬達 (約 150 A)
- 鐵路架空電纜(約 1000 A)
- 發電廠中的發電機電流(幾 kA)
對於這些高電流需求,可使用電流轉換器,將高輸入電流轉換為較小但成正比的輸出電流。例如,1000 A 的輸入電流可以轉換成較易處理的 2 A 輸出電流。轉換是基於比例係數或轉換比率,計算方式是輸入電流除以輸出電流。在本例中,比例係數為 500。
除了測量應用之外,電流互感器還具有其他各種功能。它們用於控制技術和保護系統中,在這些系統中,減小的電流會傳導至殘餘電流裝置 (RCD) 或並非為大電流而設計的控制裝置。
DEWETRON 的電流感測器
DEWETRON 的 數據採集系統 可進行廣泛的測量,包括電流測量。這些系統可與 SIGNALTEC 的高精度電流互感器輕鬆整合,為各種任務提供最佳解決方案。SIGNALTEC 轉換器的轉換比高達 2000 A/A,轉換誤差低至 0.0012%,誤差角小於 0.01°,確保了高端精度。結合同步電壓、溫度或其他測量與我們的 OXYGEN 測量軟體、DEWETRON 為各種應用提供了理想的解決方案。從簡單的系統監控到全面的能量和 功率分析、DEWETRON 提供無與倫比的彈性與效能。
圖 3: SIGNALTEC 電流傳感器